学校概况

搜索

践行先行示范 彰显特区温暖

 

深圳市第二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市二特)是深圳市教育局直属的寄宿制公办特殊教育高中,招收深圳市宝安、光明、龙华三区实名登记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智障、自闭症及多重残疾等类型的应届毕业生,是我国第一所专门为培智类特殊学生提供高中教育的学校。学校位于光明区玉塘街道田寮社区,占地面积9735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办学规模18个班,新校区目前正在建设之中。为了让有需要的特殊学生早日接受高质量的高中教育,深圳市教育局决定市二特校在新校区投入使用之前,借址深圳市育新学校先行办学。按照市教育局的要求,市二特校已于2021年9月正式招生。


image.png

 

 

示范一:刍鹏奋羽待翱翔,专家引领促发展

市二特工作组根据市教育局统一部署,于今年4-6月先后赴南京、武汉、广州、重庆四地招聘优秀应届毕业生充实学校教师队伍。学校新招聘的教师中,研究生比例超过70%,这是一个充满热情、活力和创造力的团队。为了让新教师尽快适应特殊教育工作,学校组织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等形式,聆听了华中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等高校特教学者的研究报告,聆听了全国知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团队建设等各领域专家的讲座,参与了广东省特殊教育名师室的研修活动,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多场课程资源开发、课题申报、个案分析等专题会议,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操能力,为学校未来高质量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image.png

 

示范二:“以生为本”立方案,“五位一体”建体系

市二特坚持“以生为本”育人理念,秉持好家人、好公民、好榜样的“三好”学生培养目标;构建了以一般性课程(实用语文、实用数学、实用英语、社会适应、运动与健康、绘画与手工、文史、数理、信息技术、休闲生活等)为基石、以康复类课程(康复训练、心理健康等)为旋翼、以专业课程(清洁卫生、种植园艺等职前劳动课)为核心、以活动课程(升旗、班会、社会实践等)为动力、以潜能开发课程(音乐、体育、美术、信息素养类)为特色的“五位一体”培智类特殊教育高中课程体系;参照国家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自主研制出实用语文等13类学科校本教材,为特殊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筑牢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帮助他们打上中国底色,收获身心健康,获取生存本领,提高生活质量,共享社会文明发展成果。


image.png

 

示范三:因材施教落实处,合班分组加个训

紧密结合学校办学场地、课程体系、师资配备和学生类型、班级设置等实际,灵活采用合班和分班相结合、集体(小组)与个性化课相结合的多样化授课组织形式,运动与健康等8门课程实行两个班级合班上课模式,社会适应等5门课程则采用分班上课形式;同时考虑到每一个特殊学生的身心

特点及发展需要,集中发挥全校所有师资力量及其特长优势,为每一个学生量身打造“1V1”的个性化潜能开发课堂,充分发掘他们的兴趣、特长和潜能,既统筹兼顾了学校办学初期教育教学和特殊学生发展等多方面的实际需求,又最大限度地整合了学校各种力量和资源。


 WPS图片(1).jpeg

 

示范四:三管齐下各有的,探本寻根聚合力

为了尽快形成合力,市二特建立了“三类团队”,一是4个跨学科的教师成长工作坊;二是6个相近学科的课程资源开发组;三是3个以省、市级课题为依托的研制组。其中教师成长工作坊由多名不同专业背景教师组成,通过专家讲座、集体研讨、自主学习、心得汇编、开设公众号推文等方式提升素养,充分发挥各成员的特长优势;课程资源开发组主要围绕学校“五位一体”的课程体系,自主研制校本教材,在高中特殊教育领域敢于争先;课题研制组以省、市课题的立项、研究为依托,深层次就专业问题探本寻根。这些团队加强了资源整合,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形成了良好的工作、研究氛围。


image.png

 

示范五:课题深研定方向,省市平台显高度

在新教师团队正式入职以前的适岗培训中,市二特通过系列活动,积极地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鼓励深入开展专题研究。在8月公布的2021年度广东省特殊教育研究专项课题拟立项名单中,市二特的研究课题赫然在列——《构建特殊教育高中新任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循证研究》顺利立项!作为一所筹办期还未正式开学的学校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鼓励和肯定。不仅如此,学校还有两个市级课题顺利通过遴选,成功申报。作为新开办的学校,两个市级课题一个省级课题,给新毕业教师搭建了很好的平台。省市的高平台将会加速教师的成长,大力促进市二特的发展。

image.png 


示范六:有限资源尽其用,一室多能具智慧

市二特克服临时借址办学,教育教学场馆资源紧张不足的实际困难,坚持“物尽其用、一室多用、错峰运行”的管理使用原则,充分结合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积极整合、优化现有办公室(1个)、教室(2个)、资源教室(1个)、个训室(1个)等有限场馆资源及其功能。在现有功能室的配置和功能基础上,学校拓展出了会议室、活动室、心理咨询室、情绪宣泄室、康复训练室、图书阅览室、音乐律动室、体育训练室等多个功能模块,实现了学校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转,大大提高了学校教育管理和教学科研的质量和水平。

 

image.png 

 

示范七:贴心细节随处见,彰显特区有温度

虽然是临时校址,但教育教学及生活场所必备的设备设施配置都不打折扣,细致入微。室内地面全部铺上防滑地胶防跌;走廊全安装了医疗空间专用无障碍双扶手防滑;全区域空间阳角处都贴上了防撞条防撞;台阶斜坡都贴了提示地贴或铺上了防滑地胶防摔;饮水处安装了恒温饮水机防烫;普通教室高配了可升降软性课桌椅舒适;宿舍床铺靠背都做了软包安全;洗手间都安装了扶手,铺了防滑垫,配置了活动坐便器方便;还专门设计、制作了学生接送卡,形成了家、校安全闭环;康复训练也作为特殊课程开设起来,为特殊儿童的手眼协调、肌力康复、思维反应和特殊天赋挖掘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image.png

 

示范八:教师全天勤陪伴,生活照顾不间断

班级管理上,每个教学班安排一名班主任和两名辅管教师,班主任管班级全局,辅管教师处理临时性问题。课堂管理上,每节课都同时安排主课教师和辅课教师进课堂,主课教师抓课堂教学效果,辅课教师抓课堂教学秩序及解决学生应急性生活、心理问题。生活管理上,生活管理员全天候在岗,跟学生同一桌吃饭,同一寝室睡觉,同一场所运动。周一学校教师在校门口从家长手中接学生到校,周五把学生送到校门口家长手中离校,确保生活、安全链条无脱节。学校管理上,制定生活管理员、值班教师、行政干部三部同时值班制度,确保学校全方位管理顺畅、到位、闭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求学无止境,办学有思考。深圳市第二特殊教育学校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充分地践行了先行示范,极力地彰显了特区温暖。祝福市二特的明天越来越好,祝福特殊儿童的发展更加光明!

 

 image.png


image.png